【专家讲堂】远离防治误区 哮喘绝大多数是过敏性哮喘!
发布时间:2020-05-09
今年(5月5日)是第22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哮喘 珍爱生命”据统计,目前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哮喘,而我国约有4500万哮喘患者......
 
 
哮喘绝大多数是过敏性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哮喘有遗传倾向,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但哮喘的发病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比如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如果不抽烟、不养宠物、过敏性鼻炎预防做得好,就有可能不发生哮喘。
 
专家说道:哮喘绝大多数是过敏性哮喘,在吸入性的过敏原我们又分室内和室外的这种过敏原,当然我们说室外的过敏原里边最常见的还是花粉。重症或难治性哮喘仅占总哮喘人群的5-10%,如果早诊断、早治疗,现有药物治疗可使80%的哮喘获得良好控制。
 
据统计:中国哮喘联盟曾经在2013年和2014年做了两年的回顾性调查,实际上这两年期间住院死亡率才0.25%,非常非常低。专家建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哮喘患者应继续使用哮喘药物,尤其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口服糖皮质激素;尽量不使用雾化器,不对确诊、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肺功能测定, 避免传播风险。
 
 
 
专家提醒:避免哮喘诊治误区
 
目前,我国仍有70%左右的哮喘患者没有控制好病情。专家提醒,应避免哮喘诊断治疗过程中的误区。
 
一些患者和家属希望“”哮喘,而部分医生认为“没法治”,缺乏信心,一些人打着“祖传秘方”的旗号,非法制作、销售治疗哮喘的假药,至今仍有不少农村哮喘患者在使用三无药品,由于服用所谓的“哮喘”单方后,出现严重的激素依赖和并发症,成为重症难治性哮喘。不少哮喘患者和家属因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而不愿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有的患者病情缓解后,自行停药。
 
专家说到:吸入性糖皮激素是一种局部激素,仅仅在我们的气道的这个局部发挥作用,而很少或者不产生全身的副作用。如果停用吸入糖皮激素会导致哮喘的急性加重,甚至出现急性发作,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的这种事件的发生。哮喘患者的良好自我管理,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一旦确诊为哮喘,要有长期跟疾病战斗的准备。
 
 

怀疑自己有哮喘怎么办?
 
1、先去确诊
多种疾病都会引起慢性咳嗽,所以即使有长期的慢性咳嗽,也不要就武断地认为自己就是哮喘发作。而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比如说做肺部CT、血常规检查、痰培养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之后做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测定呼气流速峰值等检查,可以确诊是否有哮喘。
 
2、确诊之后
哮喘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去根”,只能控制症状。因为这种咳嗽变异性哮喘并不是病原体感染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通常的治疗是长期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及糖皮质激素,进行缓解治疗。并随身携带速效气雾剂,在急性发作时使用。
 
治疗哮喘的药物,大多数采用吸入给药,只在气道局部发挥作用。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药量很少,不必担心发生全身副作用。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持续用药才能有效预防发作。
 
 
多数病人可长期控制,早发现早接受规范化治疗。
 
对于哮喘的治疗,现在医学界的共识是哮喘尚不可,但早期发现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可以长期控制,达到临床。
 
哮喘规范化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诊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症状程度等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其次是全程管理的治疗模式,即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监测。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及肺功能、血液等检查结果,首次评估治疗后,每1到3个月再次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然后再监测。坚持长期治疗,特别是哮喘临床控制后,本人要定期到医院检查。
 
 

如何避免哮喘发作

避开哮喘发作的诱因,才能避免哮喘发作。哮喘发作的诱因很多,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则较为隐蔽,需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查找。目前已知的哮喘诱因有:
 
1.过敏因素:有30%至40%的支气管哮喘者可查出过敏原。尘螨、猫狗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羽毛、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2.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是哮喘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更易引致哮喘发作。
 
3.刺激性气味:如吸入烟、尘、汽油、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哮喘患病人群易发生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避免过度劳累: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竞技性运动,可诱发哮喘。
 
5.气候因素:如寒冷季节容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或天气突然变化、空气污染、雾霾,都可激发过敏性哮喘发作。大家平时一定要及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